这个社会认为哀伤是一个“问题”,需要“解决”“修好”,然而哀伤是爱的延伸,它不一定能修复,需要的是心理空间。让我们不再压抑、正视心内的哀伤,学习与之共处。
身为一位心理治疗师,我咨商过许多经历失落与哀伤的个案。我都记得在咨商室中,这些个案说过的话,以及他们倾倒出的泪水与悲伤。我知道经历失落后需要哀悼,我也相信我的专业,我能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,承接住我每一位个案的哀伤。
而前阵子,我自己也经历了重大失去。
那一天,毫无预警的大地震,让我的世界瞬间崩塌,我的心被撕裂成一片片,身体也彷佛被撕开。本来平稳的道路突然裂开成大洞,让我瞬间掉入黑暗的深渊中。漆黑中,夹杂着震惊、错愕、困惑、恐惧、被背叛、愤怒、伤心等各种情绪。我的世界破碎了。
在黑洞底端,仅存的力气让我的脑袋不断运转着:我是咨商师,我应该要知道怎么做吧?我开始想着咨商过的个案们,想着这样的状况我该怎么办。但是不管头脑怎么想,我的心和身体依旧继续被撕裂。
就算身为咨商师,我没有方法让自己不痛,我知道,如同我咨商的个案一样,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去哀悼,去感受悲伤。
失落与哀伤是每个人生命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,失落是失去的任何人事物,可能是父母过世、伴侣过世、孩子过世、逝去的感情像是分手或离婚、流产、发生意外或疾病而失去身体健康、或陪伴多年的宠物死亡等等。哀悼是我们面对失去时的反应,每一个人哀悼的过程和反应都不同,哀伤是爱的延伸,因为爱过──不管是对自己的爱、对他人的爱、或对生命的爱──因为有爱,所以才会悲恸,才会痛。
现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,可能曾经历过失落与哀伤,或是正在哀悼中。每个人的哀伤无法比较,因为哀伤是爱的一部份,每一种关系中爱的程度不同,所以面对失去时的悲恸程度当然也不一样。语言很难精确描绘心碎与悲痛的感受,所以,不论我再怎么修饰我的文字,我的文字都无法真实描述你的感觉,因为你的哀伤与我的哀伤不一样,但是,我们的哀悼过程都可以很痛。
当我们去爱,就会经历失去。爱与失去,是生命的一部分。我们常常谈论如何去爱,却不太谈论哀悼与悲伤。整个社会认为哀伤是一种病,要赶快被“治好”,所以,我们告诉哀悼中的人赶快好起来,不要再难过了。
但是,哀伤需要的是一个空间,一个让痛苦被看见被接纳的空间。